炼石补天的成语故事


炼石补天

拼音liàn shí bǔ tiān

基本解释炼:用加热的方法使物质纯净或坚韧。古神话,相传天缺西北,女娲炼五色石补之。比喻施展才能和手段,弥补国家以及政治上的失误。

出处西汉 刘安《淮南子 览冥训》:“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


炼石补天的典故

盘古老祖宗开天辟地之后,女娲老奶奶继成皇位,她的儿女们在大地上幸福美满地生活着。然而,人类并未从此安枕无忧。



镇守冀方的水神共工,乃是水之精华所生。他对女娲坐上皇位十分不满,于是就兴风作浪,向女娲示威挑衅。



女娲娇颜大怒,出演巾帼不让须眉的好戏。她令助手——火神祝融迎战。祝融乃是天火化孕而成,与共工是死对头,彼此都容不下对方。



经过“水火不容”的殊死搏斗,“浩浩洪水奔流不息,熊熊烈火燃烧不灭”。这场烽火争斗几万年,互相损失惨巨,两败俱伤。共工大败,恼羞成怒、没处撒气的他将擎天柱——不周山撞折。在这场权利之争中,火神祝融被不周山砸灭元神;共工大伤,逃到天边隐匿起来。



不周山被触断,霎时天塌地陷,天倒下半边,出现一个大窟窿;地也陷出许多一道道大裂纹;山林烧起了大火;洪水从地底下喷涌出来;龙蛇猛兽也出来吞食人民。



人类面临着空前的大灾难。女娲看见她的子民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失去生存条件,四处逃生难,痛心无比。她决心要终止这场灾难,拯救受苦受难的人们,解脱儿女们的灾难。于是,开始争分夺秒地炼石补天。她辛辛苦苦地四处寻找,遍涉群山,最后选择水足石多的天台山。她挑选出许多五彩缤纷的石头,把它们放在熔炉里熔化。



女娲在山上勤炼九九八十一天,炼出一块厚十二丈、宽二十四丈的五色巨石。于是依照此法,用整整四年时间,炼出三万六千五百块五色石,连同前面的那块共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



众神仙和众将官都帮女娲补天。他们不停地补呀补呀,九天九夜过去,天空终于被补好。大地放晴,天边出现五色云霞(据说现在雨过天晴后出现的彩霞,就是当年女娲用五彩石炼成的)。女娲接着收集大量芦草,把它们烧成灰,填平地上洪水泛流的沟壑。



补好天地,天空比以前更灿烂绚丽,女娲很欣慰地微笑起来。可她还是不放心,便从东海捉来万年巨龟,斩下它的四足用作擎天柱,分别竖在大地的四角,支撑住天地的四方。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炼石补天)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秋高气和 清 曾朴《孽海花》第十九回:“却说小燕便服轻车,叫车夫径到城南保安寺街而来,那时秋高气和,尘软蹄轻,不一会已到了门口,把车停在门前两棵大榆树荫下。”
回心转意 元 高则诚《琵琶记》第31出:“怕你爹爹也有回心转意时节,且更耐看如何?”
价值连城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刻骨铭心 唐 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深荷王公之德,铭刻心骨。”
逢人只说三分话 宋·朱熹《朱子语类》第21卷:“如今俗语云,逢人只说三分话,只此便是不忠。”
心里有鬼 莫应丰《将军吟》第28章:“你这个小子,心里有鬼,不甘心。”
疙里疙瘩 清·郭小亭《济公全传》第五回:“滋着一脸的泥,破僧衣,短袖缺领,腰系丝绦,疙里疙瘩,光着两只脚,拖一双破草鞋。”
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上无片瓦,下无卓锥,学人向什么处立?”
野没遗贤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0卷:“那爷爷圣武神文,英明仁孝,真个朝无幸位,野没遗贤。”
半路出家 《京本通俗小说 错斩崔宁》:“先前读书,后来看看不济,却去改业做生意。便是半路上出家的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