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ó

国法


拼音guó fǎ
注音ㄍㄨㄛˊ ㄈㄚˇ

繁体國法
词性名词


国法

词语解释

国法[ guó fǎ ]

⒈  国家的法律规定。

伤天害理,国法难容。

national law; law of the land;

引证解释

⒈  国家的法纪。

《周礼·秋官·朝士》:“凡民同货财者,令以国法行之。”
《史记·循吏列传》:“李离 过杀而伏剑, 晋文公 以正国法。”
宋 苏轼 《辨谤札子》:“而 君锡 等輒敢挟情公然诬罔,伏乞付外施行,稍正国法。”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四回:“若説是为了国法,所以公而忘私。然而姓 朱 的却又明明为着升官发财。”

国语辞典

国法[ guó fǎ ]

⒈  国家法律制度的通称。

《荀子·大略》:「国法禁拾遗,恶民之串以无分得也。」

法律 王法 公法

⒉  规定国家组织及其作用的法规,通常指宪法与行政法而言。

分字解释


※ "国法"的意思解释、国法是什么意思由有教国学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第二世界大战时,德国法西斯侵略军席卷欧洲各国,不可一世,但最终还是走上历史的被告席。

2.对腐败分子必须依法惩处,以严肃党纪国法。

3., 邓*平法制思想从全局着眼,高屋建瓴,成为中国法制建设的指导思想。

4.我们反腐搞了很多年了,党纪国法车载船装,前车之鉴比比皆是。

5.程序性辩护在我国法庭上日益多见,但由于举证责任不明,程序性辩护处于一种"曲高和寡"的状态。

6.如此背叛国家、背叛人民,实属罪大恶极,国法难容。

7.执法者应铁面无私,如果徇私枉法,则国法尊严难显。

8.1934年,原告在律师的建议下,向英国法院提出别居之诉,理由是被告通奸。

9., 因博友如此之多,又如此贫困而无法对他们进行控告,而且大多数将他们带有诽谤文字的、沉思性质的文章聚集起来的博友并不在英格兰和威尔士的管辖范围之内,因此英国法庭也是鞭长莫及。

10.干部,要通过慎独的办法,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凭着高度自觉,按照道德规范和党纪国法说话办事,真正达到慎独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