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籍 > 章永乐的诗 > 旧邦新造

旧邦新造

[]:章永乐

《旧邦新造:1911-1917》是一本以中国1911-1917年间的政治大转型为研究对象的宪政史著作,探讨中国在多民族王朝国家瓦解、帝国主义列强环峙、军事力量控制权高度分散化、政治精英高度分化的恶劣环境中艰难的共和建设历程,并试图重构20世纪中国政治史的叙事。《旧邦新造:1911-1917》集中探讨了三大问题:(1)1911-1912年间以南北议和、清帝逊位和南北政府融合所构成的“大妥协”,突出其对于保持国家领土完整和民族团结的意义,并阐发了其作为共和基础的薄弱;(2)1912-1914年在共和旗帜下的政治精英就政体选择进行的博弈和冲突,强调了国家建设的缺陷对于宪政建设的压力以及晚清以来的政治精英分化对政体选择所造成的消极影响;(3)1915-1917年两次不成功的向君主制的回归,重新审视导致共和革命之后的君宪运动成败的因素。《旧邦新造:1911-1917》熔宪法学、政治社会学、政治哲学于一炉,观点新颖,内容丰富。

旧邦新造译文及注释

01.

换而言之,此时的中国存在两个并行的宪法秩序,各地方单位只能服从其中一个,而不能假定二者均有效。清帝《逊位诏书》解决的是两个宪法秩序问题,即如何使服从清帝而不服从南京临时政府的地方单位承认民国政府。由于这些地方单位只承认清帝,清帝所下命令,对于他们仍是有效的。

02.

在南京临时政府建立与清帝逊位之间,中国存在两个政权,均宣称自己具有对全国的统治权。南京临时政府建立在暴力革命基础上,认为自己是“主权在民”的代表,此权不可能从清帝转让过来。反过来,清帝也不可能承认南京临时政府已在行使国民主权,因为这意味着君主主权的失效。

03.

清王朝的政体具有“复合君主制”的特色,皇帝与其统治下的不同区域和租群建立起不同的法理关系,清王朝的同一性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皇帝的有形的身体,而非制度的同一性建立的:他是汉人的皇帝,蒙古人的可汗,满人的族长,西藏喇嘛教的保护人,并在一定程度上推行民族隔离政策,致使不同租群无法通过日常交往形成共同的集体认同。这一隔离政策直到晚清推行新政,“化种族之畛域”时才逐渐放开。皇帝绝不仅是政治制度的顶点,他也是将这个庞大的王朝凝聚在一起来的纽带。一旦“皇帝解纽”,这个庞大的国家也就面临着分裂的危险。

04.

孙文在1917年后对辛亥革命以来的形势回顾如此沉痛:“夫去一满洲之专制,转生出无数强盗之专制,其为毒之烈,较前尤甚。于是而民愈不聊生矣!”

05.

所谓“统治权转移”,对于这些地方单位来说是实实在在的法律事实。而对于已宣称代表全国人民的南京临时政府来说,自然不可能承认清帝转移过来的是完整的主权,而只可能是清帝对其有效控制地区的治理权力。

章永乐简介

唐代·章永乐的简介

...〔 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