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晏殊的诗 > 渔家傲·画鼓声中昏又晓

渔家傲·画鼓声中昏又晓

[宋代]:晏殊

画鼓声中昏又晓。时光只解催人老。求得浅欢风日好。齐揭调。神仙一曲渔家傲。

绿水悠悠天杳杳。浮生岂得长年少。莫惜醉来开口笑。须信道。人间万事何时了。

渔家傲·画鼓声中昏又晓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一片动听响亮的画鼓声中,人们不知已经过去了整日。不像那易逝的时间,只会让人渐渐地老去。能享受短暂的欢乐时光,及时发现风光的无限美好。一齐放声歌唱。就是一曲美妙动人的《渔歌子》。

碧绿清澈的湖水悠远无尽,澄澈的天空缥缈绵长。人生又怎会一直停留在少年时代。不要惋惜那醉后的开怀大笑。需要知道的是。人间的万事是永远不会结束的。

注释

画鼓: 有彩绘的鼓。 白居易《柘枝妓》:“平铺一合锦筵开,连击三声画鼓催。”

昏又晓:朝夕,整日。昏即天黑,晓即天明。

揭调:高调,放声歌唱。

渔家傲:此调缘起张志和《渔歌子》,历经渔歌子--渔父--渔歌子,再到本调。本写渔家生活。渔家傲之名始于本词。

杳杳:悠远渺茫。

浮生:人生。老庄学派认为人生在世空虚无定,故称人生为浮生。

长年少:青春常驻。长,音cháng,少,音shào。

在风光和煦的日子里,大家齐声唱着《渔家傲》的小曲,自由自在,尽情享乐,好似神仙。寓有光阴易逝,及时行乐之意。

参考资料:

1、冯刚明编著.宋词:大众文艺出版社,2009.05:第41页

渔家傲·画鼓声中昏又晓创作背景

  晏殊游湖时,看到莲叶接天,满江荷花映日的景象,便写下了《渔家傲》,来唱诵荷花。

参考资料:

1、敏君著.多情总被无情恼:天津教育出版社,2013.06:第20页

渔家傲·画鼓声中昏又晓鉴赏

  前阕首句“画鼓声中昏又晓”,人们在一片画鼓声中,由黄昏而达旦,真有点儿快乐不知时间过。“昏又晓”,黑夜与白天的更迭,形象表达时间的消逝。然而,“时光只解催人老”,时光不管你快乐与忧愁,只懂得催促人走向衰老所以要“求得浅饮风曰好”,及时地行乐,莫负光阴。后阕的“浮生岂得长年少”、“莫营醉来开口笑”再一次反复强调,抒发时光易逝、行乐须及时的感慨。

晏殊简介

唐代·晏殊的简介

晏殊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 ► 晏殊的诗(368篇)

猜你喜欢

到扬州

明代黎贞

落日江都半是霞,野人犹说帝王家。长堤一道青如染,还有垂杨集暮鸦。

游定水寺寄杜尧臣

元代吉雅谟丁

水纹藤簟竹方床,山阁重阴雨后凉。新月梧桐秋已老,碧梧机杼夜初长。

白鱼入馔松醪熟,红稻供炊笋脯香。云树芝泉随处好,一时清赏肯相忘。

与广州庠友罗道卿同谒伦白山太史索家君竹小隐序后数日赋一绝以速之

明代张天赋

万丈龙门未易过,感君指引渡风波。海头多少傍人眼,不济于今将若何。

李綯

收得桑榆归物外,种成桃李满人间。

瑞鹤仙 梨花

近现代黄绮

院深人寂寂。怯细雨朝寒,睡浓无力。临轩一声笛。

甚惊心难定,玉阶孤立。蜂翻蝶集,便迷了归途应忆。

重游鼎湖山短吟八首 其二

近现代许南英

竹兜轻又快,五步当十步。彳亍阡陌间,牛与人争路。